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关爱版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第011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来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办公室 时间:2021-04-27 11:00

一、关于“蓝色引航,注重蓝色经济发展顶层设计 ”建议

天津地处环渤海经济带的中心,海洋经济在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十三五”以来,我市多措并举,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滨海新区获批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推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北部区域获批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组织实施27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海洋产业层次。出台了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专项规划。积极拓宽海洋经济多元化融资渠道,充分发挥“科技兴海”支撑引领作用。2019天津海洋生产总值539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达到5.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年均30%以上,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大对蓝色经济的关注,2020批准编制《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并列为市级重点规划,目前规划编制工作已基本结束,报请政府常务会审定后,将印发实施。规划提出“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理念,构建陆海统筹发展新格局。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提出“科技引领、创新发展”理念,突破海洋领域自主关键技术,提升服务深海的水平。同时,市工信局编制的《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海洋装备作为重点领域进行战略布局滨海新区编制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将打造海洋经济特色产业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各部门正在加紧对涉海产业发展的谋篇布局。同时,市发改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推动海水淡化发展实施方案,并将《天津市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若干规定》列入人大年度立法计划安排。

二、关于“生态为首,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城市”建议

“十三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全力打好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统筹部署陆源污染治理、海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四大行动,清单化、项目化组织实施。进岸海域水质改善、入海河流“消劣”、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滨海湿地及岸线修复等核心目标全部完成,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平均占比提升至38.4%。高质量编制海洋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以建设“美丽海湾”为统领、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目标,坚持陆海统筹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风险防范“三招”治海,提升我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水平,服务蓝色经济发展。

制定实施《天津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海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2019-2035),组织开展中新天津生态城临海新城东堤路景观走廊等一批建设工程,截止2020累计整治修复滨海湿地531.87公顷,整治修复岸线4.78公里,超额完成我市整治修复岸线不少于4 公里,整治修复滨海湿地不少于400公顷的目标增殖放流夯实底数,2020年完成4.8亿尾海洋经济物种放流任务。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并形成阶段成果,完成了我市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调整方案经市领导审查同意报送自然资源部。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落实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围绕重点任务持续发力。深入推进“蓝色海湾”整治修复规划实施,实施南港工业区湿地二期、天津港保税区中港池北部岸线二期生态廊道等一批整治修复工程。推动大神堂牡蛎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国家海洋公园,海洋生态敏感和脆弱地区补划入海洋生态红线,并严格实施生态红线管控制度。加强海洋类型保护地规范化建设,制定天津市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办法。强化陆海统筹的海域污染治理,加强直排海污染源管控。完“海上环卫”工作机制,实现新修测海岸线向海一侧500米净岸。持续开展增殖放流,恢复海洋生物资源。高质量营造美丽海岸、碧净海水、洁净滩的海洋生态空间

三、关于“创新驱动,打造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 ”建议
    “十三五”以来我市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强化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编制印发了《天津市科技兴海行动计划(20162020年)》。推动滨海新区申报获批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组织实施27个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近2.8亿元。此外,通过市科技领域相关专项,支持海洋科技创新项目46项,投入市财政资金1685万元,吸引社会资本3770万元。在“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向,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支持17项,获得中央财政经费超过1.97亿元。

通过项目带动,形成海洋平台生活楼、动态海洋柔性复合软管、海洋平台起重机、综合船桥系统等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建成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检测服务平台、船舶与海洋工程导航技术工程中心、海洋药物发现及中试孵化服务平台等一批涉海科研平台。“十三五”末形成涉海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35项,全市省部级以上海洋重点实验室、工程研发中心达到35家。

海洋教育和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加大。天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等两个涉海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海卤水资源综合利用学科群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名单。各有关学校与天津海事局、航运企业合作,年均完成上万人次的培训任务。围绕“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进国际航运领域人才1387人。深之蓝公司等3家涉海企业被认定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出台了《滨海新区关于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五年来引进一批涉海高端人才。

下一步我们将吸收代表委员的建议,持续从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两方面发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重点围绕深海勘探开发、海洋工程装备、海水淡化与化学资源提取、海洋能利用、海洋环境保护监测进行研发攻关,继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的系统谋划,增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依托国家级海洋科研机构以及本地科研院围绕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治理、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搭建高水平的创新服务平台。完善并发挥好涉海产业联盟的作用。

鼓励涉海高等学校加快海洋新兴产业学科专业设置,支持海洋学科博士点重点实验室申报推进滨海海洋经济研究院海运人才基地建设鼓励校企联合,开展海洋人才联合培养和订单式培养。海洋重点产业人才需求纳入全市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建立海洋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机制,为天津建设现代海洋城市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四、关于“文化培育,打造海洋特色蓝色旅游 ”建议
    “十三五”期间,我市积极促进海洋旅游开发,着力构建沿海蓝色旅游走廊,全面推进旅游产品和服务提质升级,滨海旅游知名度显著提升。市发改委、市文化旅游局联合编制我市亲海亲水旅游相关规划方案和促进邮轮旅游发展课题报告。推出了亲水休闲游主题线路和“最天津·欢乐亲海之旅”精品旅游线路,串联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亿利精灵乐园、大沽口炮台遗址、海昌极地海洋公园、东疆湾沙滩、浪花艺术馆等滨海旅游设施成为热门网红打卡景点。国家海洋博物馆建成开放,累计接待超过130万人次。海洋文旅融合取得进展,已形成海洋与旅游、运动、工业、航海深度融合的旅游产业链条。邮轮旅游发展势头良好,2019年天津国际邮轮母港接待国际邮轮121艘次,进出境旅客72.56万人次,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东疆邮轮母港暂未开放。2019年我市滨海旅游业收入4318亿元,同比增长10.3%

在全球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下,我市滨海旅游业受到较大冲击和挑战,下一步我们将多措并举,推动滨海旅游业的复苏和发展。依托现有的沿海旅游产品,将影视动漫、艺术民俗、生态环保与亲水亲海相融合,打造都市海洋精品旅游线路。深挖沿海历史文化,发展盐田湿地文化旅游,保护渔村文化资源,建设“神堂古村”等特色海洋文旅项目。串联大沽炮台、大沽船坞遗址打造国防教育旅游品牌。继续发展邮轮旅游推动集邮轮综合服务、休闲度假、购物居住于一体的邮轮港城建设。推动国家海洋博物馆建设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洋意识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串联步行廊道、亲海公园、生态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资源,推广海洋生态旅游新模式。依托中新生态城加大滨海特色旅游资源宣传和推介,积极发展交通、食宿等旅游配套服务,吸引和促进滨海游客与邮轮乘客停留消费。加强海洋文化和海洋意识培育,继续做好全国海洋宣传日等活动。在发挥现有海洋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的同时,规划研究新的海洋旅游载体,推动打造我市海洋文化旅游品牌。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友情链接:
党政机关

关于本站|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邮编:300042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本站|版权信息|网站地图|使用帮助|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