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关爱版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建议提案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人大建议办理结果公开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对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756号建议的答复【转自原市国土房管局网站】
来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时间:2018-10-22 17:30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王文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未拆迁村分类制定扶持政策的建议”的建议,经会同市农委、津南区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相关情况

  自2015年3月以来,国家选取33个试点区县开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我市蓟州区为试点区之一。试点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宅基地取得、使用和退出制度不完整,用益物权难落实的问题,探索建立“依法公平取得、节约集约使用、自愿有偿退出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为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支撑。

  试点取得了以下成效: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根据节约集约用地原则,不再“一刀切”地采取以“一户一宅”为主的传统平面宅基地的保障方式,全面构建了农民住宅小区、多户联建、“一户一宅”农民户有所居三种保障方式,形成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住房保障的“天津模式”。二是完善宅基地管理制度,编制完成“三级四规”,区级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及全部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全面编制完成。三是加大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力度,对无争议的,实现全部确权登记发证。四是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建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的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形成了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多种实现形式。五是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建立了农户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和流转机制,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宅基地。

  二、关于未拆迁村具体情况和相关措施

  (一)基本情况

  您们提出津南区34个未拆迁村除白塘口和郭黄庄外,其他32个村由于政策制约,其中有19个村涉及到生态红线。村庄建设没有规划依据,村内长期不放宅基地,人居矛盾、基础设施不足矛盾明显。

  依据上述情况,经认真研究,在坚持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前提下,大力支持津南区未拆迁村发展,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生态发展。在此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中,津南区34个未拆迁村的现状村庄用地已基本落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且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中,我局已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农民住房用地等指标给予单列。

  但由于津南区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村庄建设没有规划依据,且“双城管控”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有关管控要求尚需进一步明确。

  (二)解决措施

  未拆迁村的建设项目提出用地申请前,应依法取得规划选址意见,且需规划部门明确村庄规划并在“双城管控”中统筹考虑,尽快明确用地建设的相关政策。我局将按照职能,积极对接,做好用地审批服务。

  三、市农委将积极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市农委将从部门职能出发,积极配合指导美丽村庄建设等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四、津南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

  近年来,津南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在改善农村村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加大力度,采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村居居住环境

  2014年以来,津南区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并将其列入2017年、2018年全区重点工作之一。34个未整合村中,除双港镇郭黄庄村、辛庄镇白塘口村以及列入近期拆迁计划的葛沽镇九道沟村以外,其余31个村(含双桥河镇5个村、小站镇11个村、北闸口镇7个村、八里台镇8个村)均涵盖在美丽乡村建设范围。

  2014-2015年间,津南区部分村已进行了道路硬化、下水改造、户厕和公厕改建等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2017年-2018年工作计划,津南区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包括饮水提质增效、生活污水处理(包括户厕和公厕改建)、道路硬化、生活垃圾治理、村庄照明提升、文体卫生设施修缮、监控系统安装、绿化八项工程建设,所需资金已纳入财政预算。其中,小站镇、北闸口镇、八里台镇共15个村已于2017年进行了农村饮水体质增效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2018年将继续实施。

  2.发展农游一体化,提升农村产业发展质量

  一是通过发展农游一体化,支撑农村旅游发展。积极推进以高新休闲农业体验为特色的迎新村、以农耕体验园为主题的前进村、以葡萄种植为特色的南义村、以稻耕文化为主题的西小站村四个乡村旅游特色村提质升级,带动其他未拆迁村探索自己的农游一体化发展道路,并争取国家及天津市政策支持。二是培育农业品牌,树立津南农村特色。以津南区的小站稻、葛沽萝卜、南义葡萄、南美白对虾等地缘性强的农产品为抓手,在未拆迁村中培育种养特色村,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三是加强结对产业帮扶,“一镇一业”壮大集体经济。按照市帮扶办区域统筹、区镇联动的原则,在津南区主推“一镇一主业”的结对帮扶工作,深挖各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帮扶思路,大力推进产业项目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用地管理,保障农村产业用地需求

  一是推动生态发展,严格保护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津南区积极组织各镇、村逐级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严格落实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面实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全面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相统筹。二是为农村产业用地政策提供保障。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未整合村的村庄用地均已落实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并且已按贵局要求,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农民住房用地等指标给予单列,保障农村产业用地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按照《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规定,津南区村庄建设没有编制过村庄规划,其建设缺少规划依据,无法办理用地手续。此外,依据“双城管控”和生态红线保护文件要求,一级管控区和生态红线范围内的村庄,要逐步引导外迁。津南区划入“双城管控”范围内村庄共29个,外迁的政策尚未确定,平衡地块及平衡资金存在较大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

  2018年,津南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其中涵盖16个未整合村饮水提质增效和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以及所有未整合村道路硬化、生活垃圾等配套工程建设)。目前,各镇、村正在与施工单位进行对接并将陆续施工,计划于2018年内完成。同时,津南区也将积极协调、密切配合市相关部门,聚焦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产业经济发展,通过专题研究和实践推动,进一步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更加有效地对未拆迁村分类制定扶持政策,不断提升津南区农民生活水平。

  2018年5月14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022-23129615 022-23130991)

友情链接:
党政机关

关于本站|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邮编:300042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本站|版权信息|网站地图|使用帮助|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党政机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