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国海警局获悉,今年上半年,“海盾2015”和“碧海2015”专项执法行动取得显著成效,严厉打击了违法用海和海洋环境违法行为。
截至7月底,“海盾2015”专项行动共立案34件,结案25件,决定罚款153022.282万元,实际收缴罚款70794.75433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立案和结案数量均有较大幅度增加。“碧海2015”专项行动共立案343件,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315件,结案296件,收缴罚款2288.89万元;各地海洋环保类案件(含“碧海”案件)共立案373件,结案317件,收缴罚款2332.9万元。
中国海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自“海盾2015”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中国海警切实推进海域执法工作,查处了一批海域违法大案要案,提升了海域管控能力。一是以对重点、热点区域定期巡查为主线,着力提升大案要案查办水平。如广东省相关执法单位主要查处了区域用海规划、工业用海区、港口航运区等重点区域内“未批先填”的大型围填海项目。二是以多种执法手段统筹配合为核心,着力加强对疑点疑区和新增用海的管控能力。如河北、浙江等地通过完善项目用海信息基础档案和结合“回头看”工作要求,采取专项执法等多种措施,“海盾”行动有针对、有重点地展开。三是以配合审计监督和专题调研等工作为突破,着力构建敢啃“硬骨头”的执法机制。如山东省相关执法单位对海域违法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等关键领域开展了试点示范建设,积极解决海域执法难点问题。四是以分局和海警总队形成合力为目标,着力推动海上综合执法的试点与实践。如中国海警局北海分局筹备组拟订了北海区“海盾”专项行动方案,整合力量开展综合治理。
在“碧海2015”专项执法行动中,各省区市执法部门不断创新执法模式,提高执法效率。天津海警总队筹备组积极参与天津市政府组织的内河船舶非法从事海上运输的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内河运砂船的清理工作,海上非法运砂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山东省海监总队抽调执法骨干组成两个执法督察组,采取交叉执法的模式,对沿海重点市县近千公里海域岸线进行了全覆盖执法督查,发现了多起涉嫌违法用海行为。福建、广东、海南等地根据当地工程建设采砂需求量大、违法行为多等实际情况,严格查处非法采砂行为,同时在查处海砂案件的过程中,各海警总队筹备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震慑了违法行为。
据悉,下一步,中国海警局将继续推进部署“海盾”“碧海”专项执法行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稳步提高海上综合执法效能,做到对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