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本报讯 天津市海洋局近日透露,下半年该市将以滨海新区为实施平台,推出首批海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体发展规划,天津将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科学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强化滨海新区核心地位,积极构建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海洋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带,重点打造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天津港主体区域、塘沽海洋高新区、滨海旅游产业区、中心渔港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推进形成“一核、两带、六区”的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天津市已拥有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利用等11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海洋经济产业链条。
据悉,即将启动的首批投资项目共93项,总投资1081.8亿元,其中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12项、海洋工程产业4项、海洋交通运输产业9项、海洋装备制造产业19项、海洋渔业产业12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3项、海洋油气产业8项、海洋旅游产业10项、海洋管理产业4项、海洋科技服务产业6项、海洋新能源产业6项。预计今年投资221.1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新增效益或营业收入达485.2亿元。
据天津市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将围绕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组织制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等专项发展规划,形成规划体系,指导海洋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经济海洋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资金,支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科技兴海”专项资金,针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产业、金融、科技、用地、用海、教育人才等政策。
2013年,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批准了《天津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区规划》,根据海洋经济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总体发展规划,天津将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科学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着力强化滨海新区核心地位,积极构建沿海蓝色产业发展带和海洋综合配套服务产业带,重点打造南港工业区、临港经济区、天津港主体区域、塘沽海洋高新区、滨海旅游产业区、中心渔港六大海洋产业集聚区域,推进形成“一核、两带、六区”的海洋产业总体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天津市已拥有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工程建筑、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水利用等11个主要海洋产业,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海洋经济产业链条。
据悉,即将启动的首批投资项目共93项,总投资1081.8亿元,其中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12项、海洋工程产业4项、海洋交通运输产业9项、海洋装备制造产业19项、海洋渔业产业12项、海洋生物医药产业3项、海洋油气产业8项、海洋旅游产业10项、海洋管理产业4项、海洋科技服务产业6项、海洋新能源产业6项。预计今年投资221.1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年新增效益或营业收入达485.2亿元。
据天津市海洋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天津将围绕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加大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包括组织制定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服务业等专项发展规划,形成规划体系,指导海洋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经济海洋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资金,支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和海洋装备制造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利用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科技兴海”专项资金,针对海洋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财政、产业、金融、科技、用地、用海、教育人才等政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