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关爱版

当前位置:首页业务频道海洋管理海域管理

海域管理
今年赤潮风暴潮灾害或将增多【转自原市海洋局网站】
来源:中国海洋报 时间:2016-05-10 11:23
  记者5月9日从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获悉,持续时间长达13个月的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已于今年4月结束,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于夏季进入拉尼娜状态,但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影响仍将持续。
  据预报中心海洋气候预测室副主任冯立成介绍,2015/2016年极强厄尔尼诺事件虽已结束,但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影响仍将持续。根据预测,未来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对我国近海海洋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一是赤潮发生次数可能偏多。预报中心预计,今年夏季我国渤海、黄海北部海域海温略偏低,黄海中部和南部、东海北部及南海大部分海域海温略偏高,台湾海峡及东海南部海温偏高。由于夏季东海海域温度较常年同期偏高,赤潮发生次数可能偏多,需要及早防范。
  二是风暴潮致灾的几率将加大。预报中心预计,今年夏季影响我国的台风偏少,但在全球变暖和厄尔尼诺事件的共同影响下,2016年我国沿海海平面较常年偏高。一旦台风来袭与天文潮高潮叠加,风暴潮致灾的几率将加大。
  三是影响东海和南海渔业生产。在厄尔尼诺次年,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较常年同期偏弱。受其影响,预报中心预计2016年夏季,广东、福建、浙江以东的沿海上升流较常年同期偏弱,将对我国特别是东海和南海渔业产生影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密切关注。
  预报中心预计,今年夏季赤道中东太平洋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进入秋季后拉尼娜事件可能进入发展期。据悉,拉尼娜事件发生后,西太平洋偏暖,有利于台风的生成。预报中心提醒,有关部门要注意防范秋季台风偏多对我国沿海的影响。
  厄尔尼诺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偏高的现象,反之异常偏低的现象就是拉尼娜。
  监测显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自2015年4月开始,2016年4月结束,时间长达13个月。研究人员与1997/1998厄尔尼诺事件对比后发现,1997/1998年事件峰值为3.6℃、累积强度为31.9℃,2015/2016年峰值为2.9℃、累积强度为26.1℃,因此,预报中心认为,本次厄尔尼诺事件为一次极强厄尔尼诺事件,但强度弱于1997/1998年。
友情链接:
党政机关

关于本站|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邮编:300042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本站|版权信息|网站地图|使用帮助|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党政机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