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关爱版

当前位置:首页业务频道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公布

规划公布
宁河总规文本摘要、用地规划图、批复
来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时间:2009-03-26 00:00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1 规划目的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年)》对宁河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宁河毗邻滨海新区的优势,促进宁河县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挥天津及滨海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天津市城市规划条例》的有关规定,编制本规划。

2 规划原则

1、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2、突出宁河的发展特色和比较优势,增强宁河与京津唐地区的协调与合作,实现与汉沽城区的联合发展,积极融入滨海新区。

3、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

3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天津市现行行政区划确定的宁河县版图范围内的用地,面积为1296平方公里。其中行政管辖 1031 平方公里,包括宁河新城和乡镇地区,并统筹考虑县域范围内非县属农场的发展。

4 区域协调策略

宁河位于天津东部滨海发展带上,应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宁河经济开发区承接滨海新区产业转移,提供配套服务;依托中心城区在造甲城镇实施开发宁河现代产业区。

5 区域产业分工

积极承接滨海新区和中心城区的产业转移,同时主动为曹妃甸、唐山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充分发挥在生态农业和湿地旅游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做好滨海新区等周边大城市的旅游和生活服务基地。

6 纳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与汉沽一体化发展

与滨海新区进行全方位对接,融入滨海、服务滨海。规划按照"道路互通、功能互补、市政相连、产业相接、环境共建、效益共赢”的原则,促进"宁汉”一体化进程。

1、加强交通联系,形成两条公路通道和两条轨道通道。芦汉公路、唐津高速分别与汉沽的新开路、汉蔡路相通;规划的滨海轨道B8线和市域快线Z4线,连接两个新城。

2、强化滨海城镇发展带。与汉沽的交通通道向南直通滨海新区核心区,串联宁河、汉沽、中新生态城、海滨休闲旅游区、滨海新区核心区。

3、协调产业分工,促进旅游方面的合作。将宁河的湿地旅游、文化旅游与汉沽的海洋旅游、军事主题旅游等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旅游体系,共同为滨海新区及周边城市服务。

4、共建区域生态环境。保障七里海湿地、潮白新河生态廊道、蓟运河生态廊道通往渤海的延续。

5、共用区域性基础设施廊道。共用引滦输水管道、燃气管道、电力走廊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廊道。

7 城市发展定位

宁河是天津的东北门户,要紧密依托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面向京津唐地区的加工制造、商贸物流、绿色农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

8 建设用地控制

1、切实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确定各级城镇的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控制城镇用地规模。

2、建立城镇发展的动态监控机制,依据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变化,调控城镇建设用地投放总量和建设时序。

3、明确城镇发展重点,重点发展新城和中心镇,积极融入滨海新区建设,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4、在迁村并点工作的逐步实施过程中,将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减少与城镇工矿用地的增加相挂钩,在保障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促进宁河经济快速发展。

9 发展战略

1、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围绕建设加工制造基地,大力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发展潜力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形成特色突出和综合配套能力强的发展新格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社会发展战略

促进人的健康发展,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促进宁河社会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3、文化与旅游发展战略

注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和保护,创立品牌效应,提高知名度。注重七里海湿地保护,努力做到湿地资源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利用有机结合,全面兼顾,协调发展。

4、资源与生态保护战略

全面统筹人口、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对空间资源利用的规划引导与控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导与资源相适应协调的城乡建设。

以生态环境及绿化景观系统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改善区域整体生态环境。注重同市域生态环境的连接,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严格保护湿地,构建以七里海湿地保护区为核心的区域性湖沼湿地生态斑块。

5、空间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同滨海新区特别是汉沽区、河北唐山的协调与联系,构建面向天津东部滨海发展带的开放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充分发挥宁河新城作为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0 城乡统筹目标

规划按照"富民强县”、"生态优先”等指导思想,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促进生态协调、经济繁荣和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1 县域空间结构

规划落实《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年)》要求,根据宁河县自然条件、城镇发展基础和交通网络特征,突出生态保护,规划形成"三板块、四廊带”的县域空间布局结构,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1、"三板块”

分别为东部新城板块、中部七里海生态保护区板块、西部潘庄板块。

东部新城板块——包括宁河新城、七里海镇、宁河开发区西区等。该板块依托毗邻滨海新区的优势,提供配套服务,承接产业转移。

中部七里海生态保护区板块——是《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七里海——大黄堡”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湿地保护,重点发展休闲旅游。

西部潘庄板块——包括造甲城镇、潘庄镇、宁河现代产业区、潘庄工业区、潘庄农场。该板块承接中心城区辐射,依托交通优势,强化与中心城区的联系。

2、"四廊带”

沿主要一级河道形成四条生态带,分别是潮白新河生态带、蓟运河生态带、还乡新河生态带、永定新河生态带。

12 县域城镇体系

按照"三板块、四廊带”的县域空间布局,将现状14个乡镇进一步撤并调整为8个,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四级城镇体系。

1、宁河新城:是宁河县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规划主要调整和优化功能布局与产业结构,开发建设桥北新区,向西南拓展经济开发区,全面对接滨海新区,提升现代服务功能,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增强对周边乡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并与汉沽新城协调建设。规划人口规模25万人,建设用地25.59平方公里。

2、中心镇:包括潘庄镇、七里海镇和宁河镇。中心镇应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土地集约、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

1)潘庄镇是天津通往东北交通要道上重要节点,工业以发展食品深加工、新兴建材等行业为主,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为主的工贸型中心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2.5万人,城镇建设用地2.75平方公里。

2)七里海镇是宁河西南部的中心镇,湿地经济产业特色鲜明,以旅游、服务、绿色产业为主的生态宜居小镇。规划城镇人口规模1.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76平方公里。

3)宁河镇是宁河农牧产品加工、服装、制鞋﹑造纸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与交通运输相关的第三产业。规划城镇人口规模1.0万人,城镇建设用地1.10平方公里。

3、一般镇:包括造甲城镇、东棘坨镇、丰台镇和苗庄镇,其中丰台镇作为重点发展的一般镇。一般镇应根据基础条件和资源状况,发展为周边城市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绿色农业。规划城镇人口规模4.6万人,城镇建设用地5.18平方公里。

1)造甲城镇: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发展为以湿地特色旅游、机械制造、物流产业和航空航天产业配套为主的一般镇。

2)东棘坨镇发展为以畜牧养殖和农牧产品加工为主的一般镇。

3)丰台镇发展为以绿色蔬菜及其深加工为主的一般镇。

4)苗庄镇依托卧牛湖风景区,发展为以商业、旅游业为主的一般镇。

4、中心村和基层村:村庄建设应加强实施迁村并点,将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新城和中心镇集中,根据现状村庄规模,将283个行政村,调整为40个中心村和40个基层村。其中,38个村庄并入新城,43个迁并到镇区,122个并入40个中心村,保留基层村40个。规划每个中心村人口规模控制在1200人左右,每个基层村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人左右。


友情链接:
党政机关

关于本站|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邮编:300042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本站|版权信息|网站地图|使用帮助|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党政机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