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在昨天举行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系列论坛第二场
——
产业创新发展专场上,描绘了杭州未来产业布局的新蓝图。这也为杭州制定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借鉴。
“
如何更好地提供创新空间,完善创新生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创新转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高新化,这都需要在本次总规编制中加以研究。
”
杭州市规划局总规划师杨明聪表示,将加快规划编制,完善产业布局,助推杭州产业创新发展。
城中村拆掉以后做什么?
创新街区或是新的路径
未来,杭州产业创新的空间在哪里?
“
杭州在
‘
十三五
’
期间有大量城中村要更新改造,很大部分将被拆除,但是拆掉以后做什么?
”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邓智团表示,在新一轮的杭州城市规划里,应将城中村作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区域。
“
以前通过向外建设开发区新区,推动了城市扩张发展。现在的城市发展取决于人才,取决于城市内涵发展,这就需要通过城市环境、城市文化的打造,吸引人才集聚,从而推动产业集聚。
”
在邓智团看来,在城中村范围内建设创新街区,将是新的路径。
如何看创新街区,怎么建呢?
“
创新街区内既要有实物资产,包括各种建筑、街道等;还有经济类资产,包括企业、机构、组织等。
”
邓智团举例,
“
打造创新街区,浙江大学就可以发挥大学的功能,在这个区域内的规划要充分平衡住宅短期利益和办公的中期利益和创新创业的长期利益。
”
事实上,这些概念已经有迹可循。
眼下的滨江区,就从城市美学、功能配套、内涵气质等多角度入手,强化城市功能,关注城市文化,讲究城市细节,规划了奥体博览城、互联网产业园、智慧新天地等五大平台,充分满足高新企业的发展空间需求,同时围绕高和新,推出了第三轮
1+X
产业新政策导向。
这些,也为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提供了新的经验。
创新已成为杭州第一平台
推动打造国际性创新城市
如何打造更高层次的创新格局,也正是目前杭州发展的目标。
“
如今最能够标识杭州的关键词,是创新。创新已经成为杭州的第一标准,第一平台。
”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张京祥同时表示,摆在杭州面前更大的挑战是如何守住创新的领先优势。
“
以阿里为代表的企业抓住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机遇,带来了生产或者生活组织形态的创新。但这种应用创新会很快面临传统化的挑战,因为这种模式很容易复制。
”
不仅如此,张京祥直言,
“
如果从技术创新而言,杭州还是萌芽城市。
”
如何通过规划来引领杭州的创新发展?
“
对于杭州未来的创新发展,首先要把应用创新的既有优势继续发挥,更重要的是要彰显技术创新的新兴活力。
”
张京祥建议,尽快统筹应用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二元性,继续保持多元包容的创新氛围,打造转型升级的驱动中心,
“
这对于杭州推动打造国际性创新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
这也是杭州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应有之意。
另据了解,新一轮城市总规编制涉及城市格局、文化、边界管理等内容,目前已进入战略研究阶段,同步开展总规成果编制,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