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清晨,位于天津津南区绿屏·咸水沽湾的森林防火监测塔台阶上结了一层冰霜,养护人员高杨小心翼翼地登上监测塔,开始了一天的护林工作。
绿屏·咸水沽湾占地面积7710亩,曾经是一片荒地。2017年,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要严格中间地带规划管控,形成绿色森林屏障”的工作部署,津南区成为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主战场,该区85.1%的国土面积被划入绿屏。2019年,随着绿屏·咸水沽湾建成,高杨加入了养护队从事护林工作。
“我们冬季护林的主要任务就是防火,每逢春节等假期,火灾风险隐患加大,巡查频率也会增加。”高杨说,当前林区部分水面进入冰冻期,他和队友还要及时劝阻前来冰钓的市民,避免发生意外。
目前,高杨所在的林区有20余人专门从事养护维护工作,24小时值班值守、巡查巡护,每逢春节等重要时段还会临时增派人员,杨玉国也是养护人员之一。
“这里的树刚栽种时,直径只有约10公分,现在已经长到15公分了。”杨玉国说,“看到林区变化,很有成就感。期待这些树全部长为参天大树,将这里打造成为天津的‘塞罕坝’。”
近年来,得益于工作人员精心养护,绿屏·咸水沽湾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动物在此栖息繁衍,天鹅、白鹭、灰喜鹊、灰椋鸟、大斑啄木鸟、白鹭、苍鹭等40余种鸟类,以及狐狸、蛇、刺猬等10余种野生动物时常在此出没。林区种植的白蜡、柳树、海棠等40余万株乔灌木,形成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森林景观。随着生态环境变好,大批市民游客前来游览,使这里成为当地休闲游玩、亲近自然的“网红打卡地”。
“虽然护林工作很枯燥,但看到林区展现出的盎然生机,游客都喜欢这里的环境,我们也觉得很开心。”高杨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近年来,津南区积极探索绿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生态﹢农文旅商”等融合发展,启动“津南绿动BOX”等试点,努力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
绿屏·咸水沽湾只是天津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的一个缩影。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预计到2035年,在全市110.4万亩的绿色屏障区内,水域、林草地、农用地、建设用地内绿地等蓝绿空间占总用地比例将不低于70%。下一步,该市推进绿色生态屏障“两山”转化的相关规划也将出台。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