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背景图 头部背景图
关爱版

当前位置: 首页部门新闻

“规划”乃帮扶之魂——市规划院驻宁河区东棘坨镇大从庄村帮扶剪影
来源: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时间:2020-07-13 18:23
无障碍语音播报
0:00 / 0:00

大从庄村位于宁河区东棘坨镇东部,唐廊高速南侧。大从庄村距东棘坨镇 10 公里,距宁河镇 5 公里,离天津中心城区 50 公里。大从庄村是宁河区出了名的贫困村。帮扶之初,呈现于眼前的是一片凋敝与落后,产业单一贫乏,村容村貌凌乱不堪,基本生产生活设施严重缺失。经过三年的帮扶带动,大从庄村面貌焕然一新,从全镇有名的落后结对帮扶困难村,发展成美丽宜居乡村。村庄产业兴旺初步实现,生态走向宜居,治理逐步见效,村民精神面貌发生根本转变,村民洋溢着从未有的自信和从容,村庄生态环境也变得宜业宜人。

重调研 廓思路 定方案 规划引领帮扶路

先规划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都离不开规划引领。

帮扶工作组驻村后,首先从规划入手厘清三年帮扶目标和实施路径,发扬规划院“五加二、白加黑”的规划精神,白天在村庄里走访考察,晚上与村干部开会座谈,对村庄的自然风貌、历史形成、人口组成、区位特点、形态特征、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有了较为详尽的了解。通过调研,发现该村区位条件不佳、交通较为闭塞,农业产业薄弱,农产品附加值低,缺少二三产业的带动,村庄大而不整洁,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基于此,对该村进行了优劣势分析,编制了《大从庄村三年帮扶计划》。以计划为基础,组织规划院专业技术人员成立项目组,编制了《东棘坨镇大从庄村村庄规划》将大从庄村规划定位为现代生态农业特色村,建设成为一个生产发展、生活恬适、生态优美的美丽宜居乡村,全面建设成堡垒乡村、富裕乡村、幸福乡村、美丽乡村、和谐乡村“五型乡村”。从村集体出发,建设堡垒乡村。精准建强村党组织,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通过合格过硬的党员队伍,党员干部带头,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从产业出发,建设富裕乡村、幸福乡村。精准壮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切实提高村庄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精准帮助农民增收,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实施致富增收提升工程,增强村民获得感。从环境出发,精准提升空间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村庄、和谐乡村,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精准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实施交通设施与市政公用改造工程,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搞绿化 补公建 “困难村”有了自己的为民服务大厅

过去的大从庄村,村庄呈现在眼前的是土灰色,泛白的红瓦仿佛告诉人们村庄的落后和贫困,憋屈的村委会办公场所好似将人们拉回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苦咸异味的井水带着毁坏自然环境的无奈,基础设施难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需要。帮扶组决定通过三年的时间给村庄披上绿色的外衣,每年春秋两次开展植树植绿活动,累计种植各类树木近万株,使村庄绿化率达到30%,持续增加的绿色激发了村庄的生气和活力。帮扶之初,立即投资打下500米的深井并加装集中净水装置,使村民们饮水安全有了保障。接着,筹划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帮扶组在规划院统一安排下,启动了党群服务中心单体建设,主持建筑师接受任务后,考虑到不仅仅是完成简单小型公共建筑设计,而是充分考虑基地气象气候条件、人文关怀、功能需求,含义寓意,设计了围合式方孔型单层建筑。既适合华北冬季风大、夏季炎热气候,做到冬暖夏凉,又满足村庄办公、会议、日间照料、党群活动等功能需求。并且,在精神层面也激励村民团结向上,勤劳致富。建成后的党群活动中心,人们夸赞到,“这是整个宁河区最具特色的党群活动中心。”

室内场所有了,如何建设室外场所,帮扶组在规划院党委的领导下,规划设计了3200平米的村民文化广场,据说如此之大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并不多见。广场坐落在村庄中心位置,聚集人气。广场设有篮球活动场、体育器械运动场、休闲娱乐场、儿童游戏场、绿化景观休闲区、村庄历史文化传承区等六大功能场所,现在正在紧张的施工中。广场的建成必将成为大从庄村又一美丽的风景线,也将成为建设宜居乡村的重要平台。

强根本 兴旺产业 发展农业是根基

大从庄村以农业产业为主。其中农作物种植业以种植玉米、棉花为主;以畜牧业饲养猪和家畜为辅,农业经济薄弱,耕地分散在村民手中,规模效益差。工商产业没有形成,除了极少数的个体小卖部,小作坊式门窗加工外,见不到其它像样的工商企业。帮扶组深入研究产业发展策略,优化并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产业发展仍以第一产业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第三产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调减本村玉米、棉花的种植面积,积极引入水稻种植、蔬果种植、葡萄种植等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水稻种植为主,蔬菜类经济作物为辅的“一村一品”特色种植产业,转变过去棉花、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以水稻水产混养、葡萄立体种植为抓手,发展立体循环农业,提升农村土地生产效率。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将一部分有创业能力的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形成大从庄村谷物种植版块、蔬果种植版块、葡萄种植版块、水稻种植版块、村庄生活版块、设施农业版块等六大版块。

帮扶组全面落实产业规划方案,首先投入帮扶资金改造旱田成为水田,平整土地,清理沟渠,增加农业水利设施,为水稻种植提供条件。发动群众,深入到村民中做思想工作,鼓励种粮能手承包土地,成为种粮大户,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到种粮大户手中,发挥规模效益。流转土地2400多亩,土地流转头一年就取得圆满成功,种粮大户收入呈几何级增长,充实了种粮大户的经济实力,为土地流转走向良性循环提供了保障。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每亩1000元的流转费已经高于往年的户均亩产农产品种植收益,加之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通过打工等其它途径又增加了收入,村民高兴的合不拢嘴。纷纷说“原以为帮扶也就是做做样子、摆摆架子,没想到这个帮扶组出真招、真帮扶,帮扶单位真的投入真金白银。”

立村标 重品质 小事见真情

帮扶组对于帮扶工作真心倾注,不管是产业帮扶,还是村容村貌改善都彰显规划师的匠心精神。近期,大从庄村村标建设就是很好的例证。拥有自己村庄的村标一直是村民的美好愿望,帮扶组与村两委班子决定在宁唐公路旁通往村庄的路口修建村标。

不一样的村标,倾注帮扶组满腔热情。村标看似简单,刻上村名即可,实际上村标反应了一个村庄文化的符号化。我们知道村标有牌坊式、立杆式、石碑式,不同样式的村标与村庄结合非常关键。帮扶组经过多方案比选,选择了村民满意的石碑式村标,这是大多数村庄采用的形式,也容易显得缺乏特色。为此,帮扶组走访市场,精心挑选了有亿年形成史的海藻化石,进行了整体设计和打造。村标整体协调大气,质朴中显雅致,静态中默默传承,凝聚着大从精神,奉献着帮扶单位的爱心。一座灰色基调浅枣红色正面村标点缀着日渐美丽的乡村,呈现给关心大从发展的八方宾朋。

(来源:市规划院)

友情链接:
党政机关

关于本站| 版权信息| 网站地图|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邮编:300042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徽标  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本站|版权信息|网站地图|使用帮助|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4号

网站标识码:1200000077

备案编号:津ICP备19001981号 版权所有: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徽标津公网安备12010102000518号

党政机关
按回车键在新窗口打开无障碍说明页面,按Ctrl+~键打开导盲模式。